互动交流 > 征集调查

[已结束] 关于征求《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智能监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

开始时间:2024-08-27 00:00:00 ~~ 结束时间:2024-09-26 00:00:00[宜昌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为确保城市既有房屋安全,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起草了《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智能监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

  公开征求意见起止时间:2024年8月27日至2024年9月26日。

  接收意见方式为邮寄或电子邮件。

  联系人:王玮琦

  联系电话:0717-6742069

  电子邮箱:360969800@qq.com

  通讯地址:宜昌市伍家岗区沿江大道129号金江银座9楼9015室(邮政编码:443000)

  附件:《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智能监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智能监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既有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其结构形式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受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建筑结构易因老化或外部不利因素而产生安全隐患。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研究并实施既有建筑结构的智能监测,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当前,建筑结构监测仍以人工手段为主,存在时效性差、预警和处理滞后等问题,难以实时保障建筑结构安全。通过制定宜昌市地方标准,引入智能监测技术,可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提高建筑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智能监测系统能够针对建筑结构的沉降、位移、振动等指标进行分析预警,帮助相关部门和产权单位及时发现异常,通知人员撤离,降低人工检查的工作量。同时,监测数据可实时上传云端平台,便于数据分析和对比,为后期建筑改造与加固提供可靠支持。

  二、起草过程

  本标准起草过程中,编制组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建筑结构智能监测”相关标准,结合实地调研、座谈会和专家咨询会的意见,广泛听取了主管部门、监测企业、传感器厂家、行业协会及高校专家的建议。同时,参考了《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湖北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技术指南(试行)》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了标准编制框架。

  标准从智能监测实施者、平台建设、设备选型、传感器布设、预警阈值设定及监测数据应用等多个方面,为建筑结构智能监测的相关从业人员、实施单位和主管部门提供明确指导,确保建筑结构智能监测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最终,编制完成了宜昌市地方标准《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智能监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为智能监测的实施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三、主要内容

  《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智能监测技术标准》主要内容包括:监测项目及设备要求、智能监测内容及技术要求、智能监测系统、数据分析与预警、监测成果应用,标准草案框架如下:

  前言

  1 总则

  2 术语和定义

  3 基本规定

  4 监测参数及设备要求

  4.1 一般规定

  4.2 变形监测

  4.3 应力应变监测

  4.4 裂缝监测

  4.5 振动监测

  4.6其他监测

  5 智能监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5.1 基本规定

  5.2 混凝土结构智能监测

  5.3 钢结构智能监测

  5.4 砌体结构智能监测

  5.5 木结构智能监测

  5.6 其他结构智能监测

  6 智能监测系统

  6.1 一般规定

  6.2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

  6.3数据处理子系统

  6.4数据显示子系统

  6.5数据存储与管理子系统

  6.6 预警子系统

  6.7设备管理子系统

  6.8机构管理子系统

  6.9工程管理子系统

  7 数据分析与预警

  7.1 一般规定

  7.2 数据处理分析

  7.3建筑结构竖向位移监测

  7.4 建筑结构倾斜监测

  7.5建筑结构裂缝监测

  7.6其他监测

  7.7预警响应措施

  8 监测成果

  8.1 一般规定

  8.2 成果提交

  8.3成果应用

  附录A主要监测设备、传感器技术参数一览表

  附录B建筑结构安全智能监测管理平台数据传输接口

  参考文献

  宜昌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2024年8月27日

结果反馈 反馈时间: 2024-12-04 15:21:52

为确保城市既有房屋安全,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起草了《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智能监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2024827日至926日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共收到公众意见0条,感谢市民对我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