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全县田间排水能力,降低灾害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县水利湖泊局组织起草了《秭归县田间排水设施建设“共同缔造”行动方案(2025-2026年)》,现将征求意见稿予以公布,请广大市民朋友和社会各界于2024年12月23日前通过信函、电话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邮寄地址:秭归县茅坪镇丹阳路21号(秭归县水利和湖泊局),信封上注明“征求意见”字样。
邮政编码:443600
联系电话:2816106
电子邮箱:819552690@qq.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征求意见”字样。
附件:秭归县田间排水设施建设“共同缔造”行动方案(2025-2026年)(征求意见稿)
秭归县水利和湖泊局
2024年12月16日
秭归县田间排水设施建设“共同缔造”行动方案(2025-2026年)(征求意见稿)
为提升全县田间排水能力,降低灾害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田间排水设施建设“共同缔造”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升田间排水能力、降低灾害风险为目标,深入贯彻“共同缔造”理念,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统筹资金、以奖代补”的工作路径,因地制宜、精准实施,加快完善田间排水设施,建立有效管护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损失,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两年努力,在田间排水不畅区域,新建、维修排(截)水沟12万米,配套完善沉砂池、跌水等设施,提高田间排水效益,有效防止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其中,2025年新建、维修排(截)水沟5万米;2026年新建、维修排(截)水沟7万米。到2026年,基本建成全县田间排水沟渠网,健全管护机制。
三、建设标准及奖补政策
(一)分片规划,沟渠连通。由乡镇人民政府牵头,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果园坡面自然径流流向,分片整体规划田间排水沟。规划布设制定方案,原则按照防御10年一遇1h最大降雨量洪水标准设计,横向截排水沟和纵向排水沟应有序对接,纵向排水沟的终端应与自然沟渠或现有排水沟渠无缝衔接,过公路部位应埋设涵管,坡度较大的排水沟,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跌水和沉砂池。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范围内要布局合理,减少扰动和加载,防止加剧变形。在群众自愿条件下,可在规划建设的纵向排水沟旁增设沟带路,确保田间排水沟渠连通,排水通畅。
(二)分级建设,严格标准。新建田间横向截排水沟原则按照过水断面300mm×300mm标准建设,分开挖土坎沟、浆砌(砖砌)沟、树脂U型槽沟、预制U型槽沟四种类型,由农户(农业市场主体)自愿自主建设,先建后补,验收后奖补。新建田间纵向排水沟,由村委会牵头,可根据自然承雨面积,按照过水断面300mm×400mm、400mm×500mm、500mm×600mm三种标准规划建设浆砌排水沟。需增设人行步道的,原则上步道不宽于800mm。对田间破损排水沟开展维修,原则上不提高标准,查漏补缺,恢复通水功能;新建其他规格纵向排水沟,严格按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谋划申报推进实施。
(三)分类奖补,统筹推进。通过共同缔造建设的田间排水沟实行分类奖补,奖补资金由县级统筹,统筹资金不得用于征地和青苗补偿。农户自愿自主建设的横向截排水沟按照土坎沟3元/米、浆砌(砖砌)沟70元/米奖补到户或补贴树脂、预制U型槽。由村委会组织实施的纵向排水沟分别按照100元/米(300mm×400mm)、150元/米(400mm×500mm)、200元/米(500mm×600mm)的标准进行奖补,纵向排水沟渠配套建设沟带路的增加奖补资金60元/米。在规划实施区域内需维修沟渠的由村制定方案,报乡镇审核,采用“一事一议”方式奖补处理。
(四)分村管护,适当补贴。田间横向截排水沟由农户自主管护。新建田间纵向排水沟管护由村负责制定方案,确定管护人员,建立管护机制,落实管护措施,全年排水畅通。每年汛期结束后,由乡镇政府组织考核,申报维修补贴资金,对工程损坏或人为破坏的沟渠,不补贴维修资金,由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协调督促修缮,损坏严重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县统筹资金对新建排水沟按照每年3元/米补贴到村用于排水沟维修管护。
四、工作程序
(一)宣传政策,发动群众。由乡镇村负责,组织召开群众会、屋场会、片区会等多种形式宣传田间排水设施建设“共同缔造”行动方案,让群众明白为什么要建、怎么建、如何管、补多少,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共商共谋,制定方案。各乡镇人民政府统筹,村委会具体负责,根据农户(农业市场主体)自愿申请情况,制定分片整体规划建设方案、资金筹措方案和管护方案,经讨论,农户签字认可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审核同意的方案由乡镇人民政府每年2月底前报县水利湖泊局会同相关单位审核备案。县级会审后的方案及时反馈乡镇人民政府,由村委会负责及时在规划建设区张榜公示。
(三)共建共管,合力推进。根据方案要求,由农户自主建设管理田间横向截排水沟;由村委会组织、群众参与新建(维修)田间纵向排水沟,并落实好管护责任人。建设过程中严格标准、严守质量,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各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技术指导。
(四)验收共评,确保绩效。每年11月20日前,由镇村组织群众代表、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及相关单位、部门共同参与现场验收,对工程量、质量和管护效果按规定据实核定验收,验收结果在建设区张榜公示至少5天。每年11月底前,由县水利湖泊局组织发改、财政、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对镇村验收结果随机抽取不低于20%的工程进行复核,复核结果无异议的,以乡镇村验收结果为准,复核结果有较大异议的,聘请专业第三方开展验收。
(五)资金统筹,奖补兑现。由县水利湖泊局和县财政局统筹全县相关部门资金,于每年12月底前在建设区内公示资金兑现结果后兑现奖补资金。农户自主建设的田间横向截排水沟,资金直补到农户惠农卡;由村委会组织实施的纵向排水沟,奖补资金由国库集中支付到村。
(六)收集资料,规范建档。村委会负责建设全过程资料收集,包括但不限于宣传发动、群众申请、方案、公示、协议,实施前中后现场图片、验收表格、资金兑现等方面资料。资料一式三份,村委会存档一份,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水利湖泊局各一份。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田间排水设施建设“共同缔造”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政府引导、群众主体、村委会负责、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成立农田排水设施建设专项工作机制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水利湖泊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林业局、县审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专项工作机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利湖泊局,由县水利湖泊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督促等工作。各乡镇、村委会按照共同缔造的理念,组织受益村民参与实施。
(二)强化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要做好政策解读,让群众理解认同“共同缔造”“以奖代补”建设田间排水设施的条件、标准和政策。充分认识田间排水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群众参与意识。加大对先进典型案例的选树推介,形成社会各界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建设维修工作中发生的矛盾纠纷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处理。
(三)强化统筹协调。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负责收集乡镇意见,经讨论后制定年度指导性实施计划,细化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开展指导督促,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县水利湖泊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积极对上汇报争取政策、资金,县财政局负责统筹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水利移民、以工代赈等方面资金,保障奖补资金兑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申报审核、监督实施、组织验收。村委会负责组织具体实施。
(四)强化跟踪问效。将田间排水设施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对完成任务好的乡镇和村给予项目奖励。在工作推进中,各地各部门要坚持标准和程序,强化资金管理,严禁弄虚作假,严禁挤占、截留、挪用、套取奖补资金,严禁重复享受政策。严禁新增村级债务。对弄虚作假、骗取奖补资金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五)强化长效管护。建立健全沟涵渠管护责任体系。农户房前屋后和责任田横向沟渠由农户自主管护;自然沟渠和纵向排水沟由各乡镇、村落实属地管护责任;引水等功能性水渠由各乡镇指导使用或受益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坚决杜绝铲平沟渠恢复耕种情况的发生。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定期清淤疏浚,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至2026年12月31日止。由县水利湖泊局、县财政局负责解释。
2024年12月16日至12月23日,我局在政府网站公开向社会征求关于《秭归县田间排水设施建设“共同缔造”行动方案(2025-2026年)(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截止2024年12月23日公示期结束,未接到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