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交流 > 征集调查

[已结束] 关于征求《当阳市林业碳汇项目(一期)实施方案》意见的公告

开始时间:2024-03-08 00:00:00 ~~ 结束时间:2024-04-09 18:00:00[当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当阳市林地113.65万亩,碳汇资源丰富,可用于碳汇开发潜力45万亩。经过前期考察调研,我市林业碳汇资源有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潜力,市政府拟对全市林业碳汇资源进行开发,一期开发面积6万亩。为充分了解林农意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4年4月9日18:00前将意见反馈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联系人:袁稀伟,电话:15972724678,邮箱:278042543@qq.com

 

 

  当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年3月8日

  

 

当阳市林业碳汇项目(一期)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当阳市林业碳汇项目(一期)

   (二)项目类型

   新建项目

   (三)建设地点

   建设地点分布在当阳市境内的淯溪镇、河溶镇、庙前镇、玉阳街道、玉泉街道、坝陵街道、半月镇、王店镇。

   (四)项目实施单位

   当阳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五)建设任务

   造林碳汇项目约6万亩。

   (六)建设模式

   “平台+市场化”模式。

   (七)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运营期 20年,从项目追溯期2020年算起,5年一个核算期,首期为2020-2024,之后三期时间依次为2025-2029(第二个核算期);2030-2034(第三个核算期);2035-2039(第四个核算期)。

   二、当阳市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实施步骤

   按照造林碳汇项目开发流程,进行关键性节点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关键节点目标。本项目分为五个关键节点,一是项目识别阶段;二是项目设计阶段;三是项目公式审定阶段;四是项目登记阶段;五是减排量核查阶段,此外开户以及减排量入账户可与上述阶段同时进行。具体阶段实施内容与时间如下:

   (一)项目识别阶段(1-2个月)

   技术服务方与项目业主初步沟通。一是确定林地边界。项目业主需要按技术服务方要求填写拟建项目林地相关信息,对拟建林地进行分类梳理,判断项目合格性和可行性,分析项目碳汇量的额外性,确定纳入项目的林地区域。二是收集材料。技术服务方采购项目所需设备,项目业主收集相关文件资料,具体如下:

 

提供材料 责任单位

项目业主

项目林地的地形图、矢量图、林地一张图、规划图、植被覆盖图、森林资源分布图、林相图、航片、卫片、遥感影像数据、最新二调数据、三调数据等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造林使用苗木的购买合同、苗木生产经营 许可证、植物检疫证书、质量检验合格证、种源地标签等
纳入项目的造林/经营设计书
项目环评审批文件或无需环评说明 市生态环境分局

 

   (二)项目设计阶段(2-3个月)

   1.技术开发服务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林地进行碳层划分、样地设置、数据采集,调查核实林分、树种、边界、蓄积等情况,完成部分林地森林资源状况基线情景的识别。利用专业技术,根据划分的碳层选择最适合的数据模型,保证应开尽开、平均碳汇量最优。

   2.技术开发服务方对项目地表覆被遥感分析、碳固定、碳排放、林木生产力评估、地上生物量等进行综合分析,针对项目技术和资金障碍进行分析。

   3.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对获取的林木生长数据,编制减排量计算表。

   4.项目业主提供相应的文件,如:《关于碳汇造林项目碳汇减排量的决议》《项目资金来源证明》《林业碳汇项目开工证明》《利益相关方评价》等资料。

   5.搜集项目区气象和水文等数据资料(年降水量是否>400毫米)、选择各树种蓄积量生长方程。

   6.项目进行评估,确定项目监测计划、管理结构。

   7.编写项目设计文件,设计文件完成后递交第三方审定与核查机构。

   (三)项目公示审定阶段(1-2个月)

   1.在国家相关部门公布具有审定资质机构中选定第三方审 定机构,并与第三方审定机构签订委托合同。

   2.项目业主在申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登记之前,通过注册登记系统公示项目设计文件,同步公示所委托的审定与核查机构的名称。公示期为20个工作日。

   3.技术开发服务方协助项目业主向第三方审定机构提供审定所需相关文件、材料,包括:①碳汇造林项目土地合格性证明;②碳汇造林协议;③碳汇造林项目作业设计批复;④碳汇造林项目施工合同书;⑤碳汇造林项目竣工验收报告;⑥碳汇造林项目建设成效核查报告;⑦关于拟议项目在其他国际国内减排机制注册情况的声明。

   4.配合第三方审定机构对项目资格条件、设计文件、所选方法学、边界确定、基线识别、额外性、减排量的计算及监测计划等资料进行审定。第三方机构出具项目审定报告。

   (四)项目登记(1个月)

   1.技术服务方协助项目业主通过注册登记系统提交项目申请表和审定与核查机构上传的项目设计文件、项目审定报告,并附具对项目唯一性以及所提供材料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的承诺书。

   2.注册登记机构对审核通过的项目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进行登记,并向社会公开项目登记情况以及项目业主提交的所有材料。

   (五)减排量核查阶段(4-5个月)

   1.技术服务方编辑减排量核算报告。

   2.技术服务方协助项目业主与国家主管部门公布具有核证资质机构中选定第三方机构(不可与审定机构相同)签订减排量核查合同,进行减排量核查。

   3.申请项目减排量登记前,先通过注册登记系统公示减排量核算报告,同步公示所委托的审定与核查机构。公示期为20个工作日。

   4.审定核查机构经核查后出具减排量核查报告,申请的项目减排量应当与减排核查报告确定的减排量一致

   5.技术服务方协助项目业主申请项目减排量登记,通过注册登记系统提交项目减排量申请表和审定核查机构上传的减排量核算报告、减排量核查报告,并附具对项目唯一性以及所提供材料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的承诺书。

   6.注册登记机构对项目业主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在收到材料之日起15日内对审核通过的项目减排量进行登记,并向社会公开减排量登记情况以及项目业主提交的材料。

   (六)开户以及减排量入账户(2个月,可与前面阶段并行)

   1.国家主管部门签发核证减排量,项目成功开发,签发核证减排量(中国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简称CCER)进入国家碳库,技术开发服务方协助项目业主在交易所开设账户,进行项目减排量交易。

   2.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可委托技术服务方负责本林业碳汇项目CCER交易、寻找买家、挂牌交易等商业运作,推进项目变现。

 

  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湖北省绿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推进林业碳汇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关于做好当前林业碳汇工作的提示》精神,推进林业碳汇项目落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当阳实际,参考周边县市经验,完成了《当阳市林业碳汇项目(一期)实施方案》。

      二、决策的必要性。根据三调数据最新成果显示,当阳市境内林业用地面积 113.65万亩,其中:天然林88.52万亩,占比77.89%;人工林 24.87万亩,占比21.88%;其他0.26万亩,占比0.23%。全市有林地面积105.53万亩,其中中幼龄林面积97.88万亩。实际森林覆盖率达32.24%,蓄积量433.92万立方米。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于2023年10月24日公布的4类方法学,目前当阳市适用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造林碳汇(CCER-14-001-V01)》。经过初步筛查,当阳市自2012年11月8日以来的可开发的造林面积约6万亩。 国家主管部门签发的林业碳汇核证减排量0.2-1.8吨/亩/年,6万亩造林项目核查减排量按平均1吨/亩/年,预计20年产生的减排量为120万吨,CCER价格预估区间为50-100元/吨估算,项目总收益6000-12000万元,我市按4个减排计入周期综合平均收益分成比例≥70%计算,预估收益为≥4200-8400万元,年均收益240-420万元(未扣除林农补贴)。

      三、决策过程和制定依据。(一)起草过程:2023年12月19日,将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启动当阳市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情况汇报》,同意启动碳汇项目开发工作;2024年3月8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征求公众意见;2024年5月7日,代拟了《当阳市林业碳汇项目(一期)实施方案》。(二)制定依据:1.《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2.《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造林碳汇(CCER-14-001-V01)》

      四、决策的主要内容。决策主要对当前林业碳汇开发形势、我市林业资源状况、碳汇开发合作模式及预期收益等进行了分析。 五、工作建议 市建投集团作为全市林业碳汇项目合作开发的实施主体,启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各地各部门积极配合。

结果反馈 反馈时间: 2024-04-12 16:30:04

    《关于征求《当阳市林业碳汇项目(一期)实施方案》意见的公告》于202438日在(http://http://dczj.yichang.gov.cn/宜昌市人民政府)上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现将反馈结果予以公示。

    经过30个工作日的公示期,截至49日,我单位未收到反馈意见。

 

 

当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412日